欢迎访问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社会责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社会责任 >>抢险救援
凭借精湛技术阻断煤矿突水侵害——西安研究院参加神华集团乌海骆驼山煤矿突水救援工程侧记
发布时间:2011/1/3 10:51:54 来源: 点击次数:

      2010年3月1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的神华集团骆驼山在建煤矿16号煤层回风大巷工作面发生透水灾害,峰值突水量达65000m3/h。

      3月2日,西安研究院接到国家煤矿安监局和神华集团的紧急抢险救援通知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携带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赶赴事故现场参加抢险救援工作。期间,院长董书宁、副院长徐洪展、虎维岳和李恒堂以及水文所、工程所、电法所和物探所的有关领导先后赶赴现场,与技术专家一道组织、指导抢险救援工作。牛建立、南生辉、朱明诚、高安民、王维、邵红旗等50余名技术专家、业务骨干及施工人员,全力以赴投入抢险救援工作,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在抢险救援过程中,专家们根据逃生矿工对突水经过的叙述、突水水量、淹井速度以及对突水水样的水化学离子指标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确认此次突水水源是煤系基底奥陶系灰岩水。为了尽快救出被困矿工,救援专家组迅速确定了救援工作方案:在矿工可能逃生聚集处抓紧施工生命钻孔,输送饮用水、食物以及通讯工具;增加水泵以及排水管路,加大排水量;在突水的16号煤层回风大巷北部尽快修筑“阻水墙”,减小透水量至可控范围,使矿井积水能稳步排出。受神华集团委托,西安研究院承担了16号煤层回风大巷“阻水墙”的施工任务。
由于矿井地质条件、井下水文条件比较复杂,使骨料灌注过程变得异常艰难。为了确保抢险工程保质、按期完工,3月18日院所领导以及有关专家、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十余人连夜飞抵抢险现场增援,大家不顾旅途疲劳,一到现场立即开始工作,进行资料分析、商讨和修改前期封堵方案,很快确定了新的施工方案:骨料灌注已经达到效果,停止骨料灌注;进行双液浆注浆,力求尽早使“阻水墙”形成强度;随后大泵量进行单液浆注浆,快速充填“阻水墙”内部空间,使墙体尽快实现封堵过水水量的功用;选择合适时间进行抽水试验,检验封堵效果;加固注浆充填微小裂隙。
      为了实时了解工程进度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院领导带领所有参战专家、技术人员吃住在抢险救援工地。3月的乌海寒风凛冽,救援人员以和狂风、严寒斗争为荣;4月的骆驼山风沙漫天,同志们以同肆虐的沙尘较量为傲,克服了风沙、低温、雨雪等诸多不利因素,每天24小时坚守施工现场,开展救援工程施工……俗话说得好,“人定胜天”,西安研究院所有参战人员坚定的意志、昂扬的精神迫使恶劣的环境向我们臣服。经过近20天的紧张注浆施工,“阻水墙”初具规模。“天道酬勤”,我们辛苦的劳动换来了封堵的极佳效果,4月5日进行的抽水试验结果表明,“阻水墙”已经阻抗住了绝大部分的水量,透水量小于100m3/h,完全处于排水能力范围内,矿方可以稳步的进行积水强排工作;封堵工程进入加固注浆充填裂隙阶段。
      5月10日,矿方技术人员在“阻水墙”实地采用浮标法测得墙体透水量约为58.8 m3/h,并且矿井正常涌水量保持稳定,这预示着“阻水墙”作为临时抢险工程,耐受住了约2.3MPa水头压力的考验,基本堵住了突水,为抢险工程的胜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历时69天的抢险救援中,西安研究院急抢险救援所急,想抢险救援所想,不谈价钱、不计成本、不惜代价,集众所思,聚众所能,全力以赴。院领导高度重视,水文、工程、电法和物探四所联手,齐心协力,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以敢打硬仗的顽强作风,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完成了阻水墙封堵任务,创造了国内同类型突水灾害救援工程历时最短的记录,99.9%的堵水率得到了神华集团和乌海能源公司的高度评价,彰显了西安研究院的整体实力和技术优势。
      西安研究院全体抢险救援人员在现场的出色表现和取得的显著成绩,受到神华集团和乌海能源公司的高度赞扬和评价,为西安研究院赢得了“抢险救援,无私奉献”的良好声誉。通过参加抢险救援,加深了神华集团和乌海能源公司对西安研究院的信赖,为今后的长期、友好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