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12日,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矿井水“保-治-用-储”一体化协同技术在第三届中国(西安)国际矿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上展出,该技术构建了覆盖矿井全生命周期水害防治与水资源保护利用技术体系,推动矿井水从“治灾”向“保治用储”并重转型。
一直以来,传统的“被动封堵、粗放排放”模式对煤矿水患的治理效能有限,由此带来的突水淹井、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水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问题非常突出。西安研究院通过“抢险救援、超前治理、治保结合、综合利用、回灌存储”为核心的技术路径提出了全新解决方案,实现了矿井水管理的重大转型,为矿山安全、绿色、高效开采提供了保障。
在水害抢险方面形成了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承担了国内绝大多数煤矿特大型突水灾害的抢险救援与治理任务;在保水采煤方面,采用了底板区域治理、帷幕综合治理和顶板截水减排等先进技术,有效构建起阻水屏障,减少开采涌水,实现治保结合;在矿井水的利用和存储方面,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将矿井水转化为可再生资源,朝着矿井水“零排放”的目标迈进。
据悉,矿井水“保-治-用-储”一体化协同技术已在冀、鲁、豫、皖、晋、陕、蒙、宁、甘、新及东北、西南等省份的400余家矿山企业实现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西安防治水”的品牌形象。